摩 西 、 亞 倫 、 拿 答 、 亞 比 戶 、 並 以 色 列 長 老 中 的 七 十 人 、 都 上 了 山 。他 們 看 見 以 色 列 的 神 、 他 腳 下 彷 彿 有 平 鋪 的 藍 寶 石、 如 同 天 色 明 淨 。耶 和 華 對 摩 西 說 、 你 上 山 到 我 這 裡 來 住 在 這 裡 、 我 要 將 石 版 、 並 我 所 寫 的 律 法 、 和 誡 命 、 賜 給 你 、 使 你 可 以 教 訓 百 姓 。出埃及記 24: 9, 10
我 觀 看 、 見 基 路 伯 頭 上 的 穹 蒼 之 中 、 顯 出 藍 寶 石 的 形 狀 、 彷 彿 寶 座 的 形 像 。以西結書 10: 1
有 一 個 人 、 名 叫 亞 拿 尼 亞 、 同 他 的 妻 子 撒 非 喇 、 賣 了 田 產 。亞 拿 尼 亞 聽 見 這 話 、 就 仆 倒 斷 了 氣 . 聽 見 的 人 都 甚 懼 怕 。婦 人 立 刻 仆 倒 在 彼 得 腳 前 、 斷 了 氣 . 那 些 少 年 人 進 來 、 見 他 已 經 死 了 、 就 抬 出 去 、 埋 在 他 丈 夫 旁 邊 。使徒行傳 9: 1, 5, 10
當 下 在 大 馬 色 、 有 一 個 門 徒 、 名 叫 亞 拿 尼 亞 . 主 在 異 象 中 對 他 說 、 亞 拿 尼 亞 . 他 說 、 主 、 我 在 這 裡 。主 對 他 說 、 起 來 、 往 直 街 去 、 在 猶 大 的 家 裡 、 訪 問 一 個 大 數 人 名 叫 掃 羅 . 他 正 禱 告 .使徒行傳 9: 10, 11
沒有一個人會說恩典不好,也不敢說光有恩典是不夠的,只會說 “不要忘了神的公義!” 但是這樣的論調就還是認為恩典不夠!
如果是完全屬於耶穌的基督徒,就只能完全活在恩典!“純”恩典!而非又是恩典,又是公義(律法)。因為這兩個合在一起是混淆的,只會帶來信與靈命的死亡。律法要求人給神自己的義,恩典是由神給人耶穌的義,這兩個盟約不能共存,而在一起只會讓恩典 廢去(信的死亡,因非全靠恩典),在律法無效(靈命不得生,因不能全遵守),讓信徒迷惑,心無安息,得不全今生的祝福。
神不知人的智慧與驕傲是自己的絆腳石嗎?保羅花了多少口舌勸我們的就是不要以律法的心態來到神的面前,但是多少的教導就還是高舉律法(公義) 與好行為,和在救恩後必須維持聖潔的重要性(審判的威脅),把公義當成偶像敬拜,還是以自己的獻祭(遵守,認罪)討好神,反而將穌的犧牲擺在一邊,不但不認恩典是成聖的唯一力量,更加諸成為要求個人聖潔的另一枷鎖。
我不是不愛神的公義 (因公義是愛的右手,神愛人的護火),也不是不同意律法形容著神的聖潔。但是我知道公義有如神榮光之面,帶罪的人看了必死。我們在律法裡人人有罪,也逃不出罪的控告。保羅說律法是 “ 用字刻在石頭上屬死的職事,” 如帕子蒙著不離公義的眼睛,看不到恩典的真理與憐憫的榮光。只要心中還存著律法的信仰,就算已接受恩典的救贖,雖然耶穌已轉臉慈祥的看著我們,有人仍然低頭不敢回應神的邀請與祂親近,而得不到祂以血為我們賺取來的所有祝福。這是律法的詛咒,因保羅說," 凡以行律法為本的、都是被咒詛的; 沒有一個人靠著律法在神面前稱義; 律法原不本乎信" (加拉太 3: 10-12) 。耶穌既已代替了我們掛在樹上接受律法的詛咒(加拉太 3: 13),讓我們也安心的放掉律法,而全然的安息在恩典的祝福中。
藍色代表著神的完美聖潔。這幾天才學到原來十誡是寫在藍寶石上,而不是普通的石頭!我聽了都起雞皮疙瘩! (這不是少數見解,而是有多方面的記載,特別在猶太人的歷史研究與寫作,如 Midrash and Talmud) 西乃山不異於其他山嶺,但因神選定在這山造作十誡,住在那裡多時,等於是祂的寶座。寫十誡前有雷轟,閃電,密雲,角聲,烈火,煙氣,與地震。那寶石是如何形成的?就是從這高溫與高壓力的彰顯。神在西乃山將整個山頂的岩石鑄成藍寶石(sapphire),成為祂腳下的神聖寶座。而他也將完美的律法親自刻在剛鑿下的藍寶石片上( 代表祂的聖潔)。藍 -- 是提醒以色列人不要忘了神的誡命 (民數記 15: 38,39),而藍寶石可以說是代表十誡,神的律法,祂燦爛的完美聖潔。但由人的遵守,神的公義是寶藍的死亡。
亞拿尼亞 (Ananias) 的定義是"恩典給的,或神的恩典。" 撒非喇 (Sapphira) 是從藍寶石 (sapphire) 這字來的,代表律法的定義。聖經裏的故事有一層一層的意義。 如果只是看表面,好像這兩人的死是因為他們說謊,貪私,
第一,聖經有兩次提出 "亞拿尼亞" 這個名字。如果仔細的看,一次是說," 有一個人、名叫亞拿尼亞," 而還有一次是," 有一個門徒、名叫亞拿尼亞。" 但是按照形容,兩個人應該都是信徒。
第二,而更重要的是,為什麼他們的信是不正確的呢?亞拿尼亞和撒
既然如此,那為什麼這對男女還會有不信的保留想法呢?既要賣田,又不全部捐出? 在這故事裏的關鍵是因為他們有的夫妻關係,象徵著把恩典 (Ananias) 與律法 (Sapphira) 結合在一起,造成混淆的關念,又要給,又想留; 又要信耶穌,又要靠自己; 進在恩典,出於律法,而最後兩者都失去,只有信與靈命的死亡(他們所死的象徵)。真的乾脆不要賣還比較好,就像有些人信主之後還活著更痛苦,覺得更虛假 -- 而這都是由於恩典與律法認知的不清楚而造成的。
那再說另外一個"單身" 的亞拿尼亞 (真恩典,純恩典)。只有純恩典才讓保羅的眼睛張開,鱗子 (帕子) 掉下,受洗而不再受律法的控告與詛咒,混淆昏頭,眼看而不見。保羅在神恩典 的啟示,成為福音最為有力,最有智慧的使徒。他的經驗是180 度的悔改,從純律法進入純恩典,一點也不再回頭看律法的藍影,而只有定睛仰望著耶穌的真藍 -- 天上的藍寶石。
如今,讓相信耶穌真理的信徒也同樣舉頭仰望著祂, 看到天空的碧藍就想到神的完美與聖潔,在恩典裏與祂的兒女結合; 不再有那審判的雷轟,閃電,密雲,角聲,烈火,煙氣,與地震,也沒有心裡的小信,軟弱,苦惱,罪惡,虧欠,羞恥,和恐懼。永久的藍天不再有烏雲,而 那活在恩典裏的公義有如溫和的陽光,其一絲絲的白雲 翅膀帶來醫治,給於我們安息的祝福 -- 彩虹的應許,天藍的生命。 Amen
如今,讓相信耶穌真理的信徒也同樣舉頭仰望著祂,
James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